首 页 | 学校介绍 | 师资介绍 | 招生简章 | 本站公告 | 最新资讯 | 经济/管理学文选 | 教育/心理学文选 | 招生问答 | 论文资料库 | 学历查询 | 在线报名
同学录:第9期博士班 | 第10期博士班 |  第11期博士班 | 第12期博士班 | 第13期博士班 | 第14期博士班 | 第15期博士班 | 第16期博士班 | 第17期博士班 | 第18期博士班
在职博士网教育/心理学论文 → 正文

北师大康永久教授:教育创新研究:回顾与前瞻

在职博士网      2014-11-14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

  摘 要:今天,大家都相信存在着某种可以称之为“创新能力”的卓尔不凡的东西,它能够带来有明确的社会价值的创造,知识社会迫切需要这种创造。这样,事情的关键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方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性因而被等同成了技术性、工具性的存在,也因而被理解成了某种永远具有创造性的东西。这样的研究不能很好地理解创新的社会性质,并导致我们在教育创新问题上过度依赖技术性要素。在我们看来,对创新的渴望不仅是知识社会的特征,而且是整个现代社会的特征。在熊彼特所说的发展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鸿沟。看起来微不足道或无足轻重的地方,可能蕴含着真正惊天动地的力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以创新的社会性为基础的教育创新理论,也就是建立一套有关可持续的教育创新行动的共享框架的元理论。

  关键词:教育创新;创新能力;现代性问题;创新的社会性;行动的共享框架

  作者简介:康永久(1968— ),男,湖南邵阳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008年度重点项目“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项目编号:08JH Q0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资助项目“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教师与学生:教育中的再生产机制再审视”和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三种教育学的定位、意义与相互关系研究”的资助成果。

     全文阅读: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3期 作者:康永久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254号

在职博士班老师阅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