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宾
内容摘要:本文从形态的初始含义出发,以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础,界定了新型城乡形态的内涵,分析了新型城乡社会形态和新型城乡空间形态的内容,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新型城乡空间形态的内容及其建构路径。
关键词:城市形态,新型城乡形态,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从内容到外在形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型城乡关系的确立以及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必然会体现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空间等各个方面,并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组织结构表现出来,形成新的城乡形态特征,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也就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型城乡形态的科学内涵,明晰新型城乡形态的建构路径,对于提升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型城乡形态的科学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3年我国提出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以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与探索不断扩展和深化,城乡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新型城乡关系的确立以及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必然体现和反映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空间等各个方面,并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组织结构表现出来,形成新的城乡形态特征。新型城乡形态的形成使新型城乡关系得到充分地显示,也为统筹城乡改革和探索提供了实践的路径。[1]因此,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和首要则是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型城乡形态的科学内涵。
城市是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综合性地理区域,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也即城市具有区别于乡村聚落的特定功能。城市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和自组织性,因而被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城市在一定阶段所具有的功能特征及其演变机理总是通过一定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城市的功能特征及其演变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形态的主观规划,可以让城市的功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让城市的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城市形态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特征和内在演变机理的表现形式。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和具有了一定的特定功能,其发展演变也有其特殊的内在机理,这种功能特征和内在演化机理的外化就是城市形态。广义上的城市形态分为无形形态和有形形态,或社会形态与物质形态。前者指城市的社会、文化等各无形要素的组织方式和空间分布形式,如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社会群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分层现象和社区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城市社会结构。后者指包括城市地域内各种实体要素的外部空间形状、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观表现形式。这里的实体要素包括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功能区、各种构筑物和建设物等,都具有一定的物质状态。狭义的城市形态一般指城市实体要素构成的有形形态,即城市空间形态。
(二)新型城乡形态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种聚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和内在发展规律,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对城市形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乡村形态的研究则相对偏少。这是因为,一方面自城市产生以来,城市愈来愈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主要的空间载体,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反映了这一变化趋势,因而人们往往对城市给予更多的关注;[2]另一方面,与乡村比较而言,城市的功能更为强大,其自然演进过程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更为复杂,其外部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变化也更大。也即城市更为强大的功能和更为复杂的内在演进机理使其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变化更为明显突出,而乡村较为单一的功能和缓慢的演进历程使其空间形态特征变化不大。
自有城市以来,城乡之间经历了分离、对立到协调、融合的过程。尤其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生,撕裂了“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出现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化。当一国或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内在的必然要求和演进趋势。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背景下,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城乡地域功能和演进机理出现新的特点:城乡之间地位平等、功能协调、产业互补、发展一体、服务均等,城市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乡村地域延伸,乡村自然特质向城市地域渗透。这种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也必然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加以体现和反映,从而形成特有的新型城乡形态特征。这就需要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完整,通过城乡形态的变革,构建起与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新型城乡形态,以更好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因此,所谓新型城乡形态本质上是新型城乡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城乡融合、一体发展过程的存在形式和状态。
二、新型城乡社会形态与新型城市空间形态
新型城乡形态包括无形的城乡社会形态和有形的城乡物质空间形态。
新型城乡社会形态是建立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基础上的城乡社会模式,是新型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和存在状态,包括新型的城乡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当前我国在统筹城乡的改革探索过程中正在积极推进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结构重构和基层民主建设,实质上就是在重构新型城市社会形态。新型城乡社会形态的构建涉及城乡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社会群体和城乡社会结构的变革,包括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城乡制度的重构、城乡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创新、现代城市文明向乡村的渗透等,这是一个城乡居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相互融合的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期才能逐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