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基于2002-2010年年度数据,选取代表金融发展的社会融资总量和代表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社会融资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和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总量的长期弹性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经济增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作者简介: 张林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自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的金融发展理论正式形成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笔者认为央行之所以强调“社会融资总量”,而忽略“信贷规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2010年银行信贷以外的融资方式发展很快,银行表内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在下降。二是商业银行资金运作能力明显提高,管理层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越来越难。这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与经济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仍以信贷增长来衡量金融发展对经济的支持,结论会有失全面和准确,理论研究与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确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全口径统计指标。
本文尝试着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视角来衡量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旨在以下两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社会融资总量与GDP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第二,有别于传统模型,本文建立了长期动态的模型。
用社会融资总量代替新增贷款的必要性
传统的金融与经济关系,一般是指银行体系通过其资产负债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金融机构资产方主要体现为新增贷款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负债方主要体现为货币创造和流动性增加。目前人民币贷款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一般贷款及票据贴现,它反映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我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与此同时,新增信贷规模则在社会融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表明,新增信贷规模这个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开始出现下降。
而从其他一些相关的指标来看,社会融资总量与新增银行信贷相比,也显得更加符合宏观经济的波动性(见表1)。从央行提供的一系列数据来看,社会融资总量与各主要宏观指标的相关性,也比人民币贷款高。
由此看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比例逐步加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金融调控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确定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中间目标,而社会融资总量相比人民币新增贷款而言,能更好地符合要求。因此在本文中,我们用社会融资总量替代新增人民币贷款来验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社会融资总量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2002-2010年年度数据,其中社会融资总量(RZ)的年度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代表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代表物价变动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的年度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由于统计数据多是以当年价格的形式公布的,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在分析之前均将各期当年计价数据转换为2002年计价数据,并取它们的对数形式,以减小原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定义如下两个变量:LnGDP=Log(GDP/GDPD),LnRZ=Log(RZ/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