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发展质量调查[①]
范 巍 蔡学军 赵世奎 成 龙 汪 怿
一、引言
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的10到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全面提升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要求,客观分析和评价我国博士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政策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于2007年9月决定在全国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本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全面客观评价我国博士发展质量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系统分析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政策建议。
二、以发展质量为主的全面的博士质量观
博士质量观是评价博士质量的基础。不同的质量观会导致对博士质量的不同评价,从而会对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培养方式的变革、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带来深远的影响。博士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在宏观层面上,博士的数量与规模是否满足我国知识创新、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以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是否合理、能否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这都是博士质量所涵盖的内容。本研究主要关注博士的发展质量这个方面,发展质量针对的是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过程。
博士生教育长期以来具有明确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者,其质量标准也简单而清晰。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博士生教育类型和博士生就业趋向的多元化,更多的利益主体(高校、企业、政府、社会团体、博士生)开始关注博士生教育,评判博士质量的角度和标准也开始多元化。国内外关于博士质量的不同评价是源于其不同的考察视角,这些视角大致分为四种:学术视角、过程视角、效益视角、就业视角。学术视角质量观注重的是博士生的学术业绩与创新能力,过程视角质量观关注的是博士生是否顺利完成博士生培养的各项要求,效益视角质量观强调的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的收益,而就业视角质量观侧重的则是博士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这几种质量观视角虽各有侧重,但并不互相排斥。在评估实践中,评估者往往会同时采用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视角。
按照就业视角质量观,博士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应当符合、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目标,博士生的“可就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是衡量博士质量的重要标准。就业视角质量观是一种对质量的“使用者导向的定义”。就业视角质量观的出现是与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样化密切相关的。传统上,博士研究生教育几乎是“自产自销”,很多博士毕业生都受雇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学术市场。不过,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正在逐渐改变这一局面。随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扩张,很多博士毕业生转而在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就业,这些单位必然也会提出自己的博士质量要求。如果说,高校、科研单位等学术市场注重的是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功底的话,那么,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更关注的则是“通用性技能”或“可迁移技能”,比如收集、鉴别、分析信息的能力、写作和沟通的能力、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近年来,为回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高博士生的就业能力,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的一些博士生项目都将发展通用性技能作为博士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不同的质量观服从于不同的评价目标,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博士生就业的多样化趋势,本研究采取全面质量观,并主要关注毕业博士的发展质量。博士发展质量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本研究从全面质量观出发,从职业生涯发展分析、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业绩贡献分析和博士主观感受分析四个视角进行评价。
三、博士队伍成为科教兴国的骨干力量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单位自评相结合。博士发展质量调查覆盖了我国全部博士培养单位,此外还涉及我国十六个省、市、自治区近200家机关事业单位,100余家企业。调查共访谈60所单位近400人次,访谈对象既包括刚毕业的博士,也包括知名专家学者;既包括用人单位管理人员,也包括省部级领导。回收有效问卷35626份,其中博士31251人,管理人员2993人,样本单位576个,博士个性特征问卷(含补充问卷)806份;各单位提交《博士质量分析报告》289份。这是迄今海内外关于博士质量最大规模的调查。
(一)博士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博士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整体良好。通过对全部调研问卷的面上分析,总共31251个博士的入学时间跨度从1960年到2004年,平均攻读博士学位所需时间为3.535年,平均毕业年龄33.16岁,平均年龄37.22岁。调研对象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64.2%。考虑到进入机关、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没有参加职称评定,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这些年来的博士发展较好。从职称获得时的年龄来看,博士在获得中级职称时的平均年龄是29.19岁,获副高职称的平均年龄是34.11岁,获得正高职称时的平均年龄是39.73岁,各等级之间的年龄跨度在5年左右。
在基本描述统计基础上,为了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分析我国博士的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看博士发展的差异,我们对样本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的背景特征对其获得中级职称、副高职称、正高职称的年龄都有显著影响。
在工作组织影响中,事业单位获得职称最为困难,其次为高等院校。而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学术影响力对其获得中级职称年龄没有影响,但对获得副高职称的年龄有显著影响,对获得正高职称的年龄影响不显著,但P值为0.054,接近0.05显著置信区间。而博士后经历和访问学者经历对获得中高级职称都有显著影响,有相关经历的个体获得职称的年龄更小。另外博士后或访问学者合作导师的学术影响力只对个体获得高级职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博士所学专业和从事工作关联度与其获得高中级职称年龄都是正相关。此外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博士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2.524年,其中在现单位为8.344年,现职务为4.469年。从事工作的博士们大多从事与其专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作(相关和非常相关高达84.9%),且工作专注度非常高,绝大多数没有其他兼职,专心从事本职工作。同时,留职意愿较高,愿意在本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达到67.6%。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博士发展状况良好。
此外,本次调研的大样本中具有博士后经历的共9477人,占全部样本人数的30.31%。其中博士后工作在中国的有6688人,占全部样本人数的21.4%,占所有有博士后经历样本的70.57%。大多数博士后是在期限以内(两年和两年以内)完成博士后工作,约20%的人要用三年或以上(含预计)的时间来完成博士后工作。初次做博后的平均年龄为33岁。
本次调研的大样本中具有访问学者经历的共7690人,占全部样本的24.61%。大多数访问学者的访学时限是1年,约22%的人要用两年或以上(含预计)的时间来完成访问学者工作。初次做访问学者的平均年龄为34.64岁,要高于初次做博士后的年龄近两年。区域上,我国访问学者前往学习的排在前几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1669人)、日本(1004人)、德国(542人)、英国(533人)、加拿大(416人)、中国香港(306人)、澳大利亚(270人)、法国(181人)、韩国(142人)、荷兰(123人)、新加坡(101人)等。
对样本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时合作导师学术影响力调查的结果表明,选择国际知名学者的比例(48.4%)大幅上升,远高于博士就读时导师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结果(21.7%)。
(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②]
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我国博士质量感到满意。具体分析发现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博士的业绩、满意度的评价都比较高。本次关于博士工作业绩调查共涉及管理人员2993人,管理人员所属组织类型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四种类型。其中,高校所占比例最多,为82.7%;其他依次是科研院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分别占8.3%、6.8%和2.2%。管理人员所属组织类型中高校所占比重过多,主要是因为本次调查是对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进行了普查。地区分布上,被调查的管理人员以京津沪最多,所占比重为28.3%;其他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占25.3%、19.2%和15.2%。
本次调查对博士的发展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管理人员对博士的业绩评价、管理人员对博士的满意度评价以及管理人员对博士后的满意度评价。具体结果见表1。管理人员对博士的业绩评价、对博士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对博士后满意度的评价都比较高,满意指数分别为79.8%、78.3%和75.3%。这表明有超过75%的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博士的工作业绩表示满意。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博士表示满意的方面排名第一的是博士发展潜力,其次是专业素质,再次是学术业绩和工作业绩,博士的人际沟通则排在最后。
表1 管理人员对博士的评价[③]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满意指数
|
对博士的业绩评价
|
4.79
|
0.65
|
79.8%
|
对博士的满意度
|
4.78
|
0.67
|
78.3%
|
对博士专业素质满意度
|
4.79
|
0.80
|
79.8%
|
对博士工作业绩满意度
|
4.72
|
0.82
|
78.7%
|
对博士人际沟通满意度
|
4.65
|
0.81
|
77.5%
|
对博士发展潜力满意度
|
4.88
|
0.81
|
81.3%
|
对博士后的满意度
|
4.52
|
0.81
|
75.3%
|
此外,在我们最为关注的社会用人单位对博士质量整体评价方面,近90%的人认为毕业单位对博士的培养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其中,认为“很合理”和“十分合理”的比例达到33%。为了进一步分析管理人员对博士的评价,我们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类型以及不同高校层次管理人员对博士的业绩评价进行方差分析。从地区来看,各地区管理人员对博士的业绩评价和满意度评价都比较高,地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对博士后满意度的分析表明京津沪、东部、中部地区对博士后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从组织类型来看,不同组织类型管理人员对博士业绩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科研院所、企业管理人员对博士业绩的评价要显著高于高校管理人员对博士业绩的评价;不同组织类型管理人员对博士满意度的评价也存在显著差异,科研院所管理人员对博士满意度的评价要显著高于高校与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博士满意度的评价;而科研院所与企业管理人员对博士后满意度的评价要显著高于高校与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博士后满意度的评价。
(三)博士业绩贡献分析
博士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代表,博士的学术贡献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博士群体的学术业绩贡献优异,这不仅表现在整体的学术业绩贡献上,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还在更高层次的国家级科研学术研究和奖项的获得上有所体现。
1.我国博士整体学术业绩贡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博士学术业绩贡献整体优异。博士首次申请专利的平均年龄为33.21岁,平均获得3.40项专利。首次自主申请课题并获得资助的平均年龄为33.02岁。首次发表索引论文的平均年龄为30.86岁,从30岁以后,一直到60岁都是科研成果(索引论文)发表的高峰期,其平均发表数量分布达到12.42篇(31~40岁)、14.40篇(41~50岁)和15篇(51~60岁)。博士首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平均年龄为33.16岁,31~40岁以及41~50岁是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高峰期,其平均获奖数量分别为2.18项和2.20项。作为佐证,在对“您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思维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年龄阶段”进行调查时,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年龄是从28岁到41岁。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各年龄段发表索引论文的数量统计和获奖情况分析
变量
|
样本数量
|
平均值
|
变量
|
样本数量
|
平均值
|
首次索引论文
发表的年龄
|
20739
|
30.86
|
首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年龄
|
12470
|
33.16
|
在各年龄段发表索引论文的数量
|
30岁以下
|
18972
|
5.24
|
在各年龄段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项目数
|
30岁以下
|
5637
|
1.22
|
31~40岁
|
17735
|
12.42
|
31~40岁
|
9474
|
2.18
|
41~50岁
|
5972
|
14.40
|
41~50岁
|
3551
|
2.20
|
51~60岁
|
734
|
15.00
|
51~60岁
|
563
|
1.52
|
61岁以上
|
262
|
8.75
|
61岁以上
|
237
|
0.29
|
2.我国博士高层次学术贡献分析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对我国博士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三大奖、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方面的占比情况和变化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力求从较高层次来看博士的学术贡献情况。
(1)博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的占比情况。自然科学基金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其资助格局目前基本可分为“项目”和“人才”两大资助体系,这两个体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交叉和互相促进的。项目资助体系以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为主,构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三个层次,同时根据需要设有若干专项类项目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十五”期间,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基础研究的特点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试点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人才资助体系包含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和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其中青年科学基金也是面上项目的组成部分。根据资料的获得情况,本研究主要关注博士在面上项目中的学术贡献。2001~2006年,博士在面上项目负责人中总共所占的比重为76.50%,各年度总共所占的比重依次为66.0%、69.6%、71.3%、76.2%、80.2%和82.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面上项目中的自由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地区科学项目中博士所占的比例也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中,青年项目负责人中博士所占的比例最高,2001~2006年各年度的比重均超过了80%。
(
2)博士在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的占比情况。1987年9月,为解决因“文革”造成的科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及“出国潮”引起的科技人才流失等问题,著名科学家、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提议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4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决定,将该奖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是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该奖项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截至2007年12月底,博士在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所占比例为60.72%。按性别来看,男性所占比例为92.0%,女性所占比例8%;按所属组织类型来看,以高校最多,占59.9%,其次为科研机构占27.06%;按所学专业来看,以工科最多,占43.23%,其次为理科,占33.83%。历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博士的年龄高峰期为42岁、43岁、44岁与45岁。(转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