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构成,揭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而非我们一般认定的第二产业的现状,并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中国制造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拉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大对资源获取型产业的投资,调整对外投资产业方向;中资流出的产业选择趋势。
一、对外投资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一国(地区)资本向外转移时,首先面临的就是产业的选择。日本小岛清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核心即对外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产业转移,以规避产业劣势,转化和优化产业结构,即一国应将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产业转移至该产业正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取比较利益。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投资理论概括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产业国际转移的模式,也说明了亚洲出现的以日本--四小龙--中国--东盟各国(地区)为序的产业调整递进过程。
巴拉萨(balassa,1981)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外贸优势转移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阶梯比较优势论。巴拉萨认为国际分工的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排列着许多阶梯。更新发展阶梯的过程是连续的而非中断的。按发展阶梯划分,当今世界经济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类国家和地区:属第一阶梯的发达国家;属第二阶梯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属第三阶梯的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东盟各国(新加坡除外)、中国和印度;最后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根据这种阶梯划分,阶梯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演变的过程: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出口,能够取代已发展至更高阶梯的国家原来的出口。在阶梯式发展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分别发展起各自的新兴产业,同时将失去优势的产业转移给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落后国家就能够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入更高的经济和贸易发展阶梯。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产业选择应该首先是第二产业。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加工制造业大国,号称“世界工厂”,虽然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并且已经拥有过剩的生产能力,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内市场上已经饱和,属于“边际产业”,理应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
可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中国第二产业却并没有大规模地走出去对外投资。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到2008年末,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呈现多元化特征。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制造业聚集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1.4%,但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第二产业仅占20.2%。
这一现象,不仅与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的现实不符,也与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不符:中国是一个正处于全面实现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提供的数据计算,从1978-2007年这三十年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22.1%,第二产业为45.5%,第三产业为32.4%。从逻辑上说,对外投资理应由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
理论的演绎、逻辑的推导和产业发展的现实都应该是在国内占据将近半壁江山的第二产业应成为走出去投资的主体。但表2的数据显示出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截止到2008年,对外投资中第一产业只占0.8%,第二产业占20.2%,第三产业却占到了79%。第二产业对外投资的规模与其国内的产业实力是完全不相称的,而国内很不发达的第三产业,倒扮演了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这是什么原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表1: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等: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三、中国第二产业对外投资规模较小的原因分析
表1显示,中国第二产业对外投资存量中比重最高的是采矿业(12.4%,主要分布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制造业(5.3%,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两者合计占17.7%。由此推断:
(一)中国第二产业依然拥有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二产业中的加工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发展依托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国内广阔的市场。三十年后的今天,虽然中国的劳动力和其他市场要素的价格都在持续上升,比较成本优势有所削弱,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加工工业的生产成本依然低廉,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拥有比较优势。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提供的资料,中国生产工人2004年每小时平均工资为0.8美元,相当于韩国1/13、日本的1/26、美国的1/27的水平,不到泰国、马来西亚一半的水平。根据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到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每小时平均工资约为2.05美元,依然非常低廉。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水、电、气等资源,都是由政府管制价格,总体看依然偏低。加之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所以中国还没有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的阶段。这可能是中国第二产业对外投资规模不大的原因之一。
表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构成与国内产业构成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2、、200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计算
(二)中国第二产业尚未进入大规模向外转移的阶段
中国是一个国内市场广阔、产业转移拥有巨大回旋余地的国家。沿海地区加工工业的要素成本提高后,企业可以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和国际成本更低国家(地区)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但从目前看,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市场腹地纵深,资本首先考虑的应该还是在国内的转移。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决定投资者投资的有三项成本:从原料产地到生产地点的运输成本;生产地点的劳动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制成品从生产地点运到销售市场的成本,简单地说就是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虽然资本从沿海转移到中西部,会加大流通运输成本,但劳动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会下降。尤其是以国内销售为主的企业,还可以更贴近市场。比如珠江三角洲的很多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搬迁到了要素成本相对低下的江西。企业迁移到国外去,虽然要素成本会下降,但制度条件会发生很大变化,与其配套的产业集群很难同步迁移,庞大的国内市场不可能外迁,企业要面对全新的软硬环境,适应成本也不低。所以笔者推断中国尚未进入第二产业大规模外迁的阶段。这也说明我们原来对国内第二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判断可能有误,所谓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加工产业在国内市场上已经饱和、已经过剩、属于“边际产业”的说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第二产业的学习型投资不足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阶梯中总体上处于中游地位,这种特定位置决定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同时存在。一类是优势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即以发挥局部相对优势、转移边际产业、促进国内产业调整为目的而对更低阶梯的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另一类是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而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上文已经分析了第一类对外投资不足的原因,从制造业所占比例只有5.2%来看,第二类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也是严重不足的。
四、第三产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排头兵的分析
(一)中资流出的产业选择依据:遵循市场化原则
中国政府一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对外投资合作,坚持以企业为市场主体,按商业原则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这是中国政府推进跨国投资的基本原则。投资的产业选择是企业的个体行为,只要企业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部条件,它们就将在市场信号的导向下自主完成在东道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和资源配置。或者说,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主要是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自发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应该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更看好第三产业的盈利机会和市场前景,换句话说,国外的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为中国对外投资提供了更合适的投资机会。表2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08年底,国外的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第三产业,聚集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79%。这说明,中国企业还处于对外投资的初期阶段,由于国外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低,因此为技术含量少、资本额小的商业资本提供了机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流入中国的外资来说,中国的第二产业有吸引力;而对流出中国的资本来说,国外的第三产业更有吸引力。
(二)中资流出尚处于起步尝试阶段
中国对外投资的主体从资本额来说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根据商务部提供的资料,截至2008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36家中央企业中,共有117家发生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占中央企业总数的86%。2008年末中央企业在全球127个国家(地区)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791家,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357.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4%;年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63.3%。也就是说,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还处于尝试阶段。大企业,小投资,这是中国现阶段对外投资的重要特点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第二产业的采矿业等产业中。
中国对外投资从投资主体构成来说主要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这些小型投资者投资主体数量众多,资本额比较小,主要活动在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业、旅游餐饮等行业中,属于典型的“蚂蚁部队”。对于这些抗风险能力弱的投资主体,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是它们更好的选择。
五、中国对外投资产业选择的思考
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得当,可以为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推波助澜,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相反,如果对外投资的行业选择失误,可能会带来重复建设、替代贸易、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恶果。在目前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对外投资结构中,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效应微弱。综上分析,中国目前的对外投资结构确实还存在着改进的余地。
(一)加大中国制造业的对外投资规模,拉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加大制造业对海外的转移,把中国的边际产业转移到下一个梯次的国家,这理应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策略。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第二产业尚未进入大规模向海外转移的阶段,但由中国复杂的国情和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中国制造业中确实出现了边际产业,同时制造业目前仍是国际直接投资中机会最多的热点行业。中国制造业在机械加工、纺织、轻工、化工业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产品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适用性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发挥优势。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学习型投资的规模,双管齐下,以加速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二)加大对资源获取型产业的投资,调整对外投资产业方向
根据国内的需求,加大对资源获取型产业的投资,包括采矿业和农业、渔业、林业等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业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原油铁矿等资源。针对中国资源缺乏而进行资源开发型的跨国经营可以缓解国内资源不足的矛盾。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南美洲、中东各国等资源较丰富国家及地区的直接投资,这不仅可以降低通过市场转移资源的交易成本,也有利于规避世界市场资源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逐渐调整到第二产业为主的方向上来。
(三)中资流出的产业选择趋势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在华机构---德勤中国,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仍然活跃,并未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达到61宗,交易金额高达212亿美元。从行业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持续集中于能源、矿业及公用事业三大行业。自2003年开始,这三大行业的交易占海外并购总成交量的29%,价值则为总值的65%。2009年前三季度,交易更趋集中,并购总成交量和价值占比分别上升至40%和93%。该趋势已显示由第三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转变的苗头。
总之,从投资领域看,只要能够尊重投资主体的选择,顺应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制定合理的政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就能够从以往以贸易服务和小型加工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能源资源开发、家电轻纺等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中国就能够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为中国经济腾飞服务。
(《国际经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贸学院,韩琪)